推动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建议
推动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建议
20世纪50年代,我国正式启动了集装箱的试点运输。半个多世纪过去后,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运输方式已经风靡全球。集装箱运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集装箱运输以其便捷、高效、安全和环保等特点,备受客户和商家青睐,发展势头迅猛。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物出口国之一,预计2005年底可达到1860万吨,成为占世界集装箱出口近1/4的集装箱贸易大国。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的冲击下,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如何认识我国集装箱运输的现状,分析我国集装箱运输的未来发展方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有利因素
1.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促使我国集装箱运输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动力。20世纪70年代,中日航线上开展的海上小型集装箱运输是我国集装箱运输正式起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从那时起到今天,纵观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拉动消费;经济发展决定运输发展。这是一个硬道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2004年我国GDP突破了13万亿元。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GDP将接近20万亿元。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国家,我们有理由相信,过去经济发展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先决因素和动力,今后仍将是促使集装箱运输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2.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壮大是促使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直接原因。随着我国的“入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及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业务量逐年攀升,近年来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年出口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0%以上。集装箱运输作为海运、水运行业中的一支“轻骑兵”,在推动我国外贸业务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另外,我国幅员辽阔的地域特征和自然环境也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近年来我国海运业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为集装箱运输提供了需求巨大的市场。
3.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建设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实和未来保障。国际经验表明,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离不开集装箱港口的建设,因此港口建设对于集装箱运输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比如,香港和新加坡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这就奠定了其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集装箱港口建设成为全球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宁波、上海、天津等港口的硬件设施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国集装箱的吞吐量,为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现实和未来保障。
4.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是促使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重要条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后起的以外贸出口为导向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更是把发展集装箱运输作为外贸发展的支撑条件。因此,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一起步就积极规划基础设施,争取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合作,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多优惠条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参加国际上各种适于集装箱发展的规则和公约,同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而且,由于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港口经济和临港工业的前景十分诱人,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引起了我国政府和海外投资的进一步关注。根据产业政策指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政府仍将在政策上支持和促进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这对我国集装箱运输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利好。
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影响因素
1.集装箱港口的发展状况将成为影响未来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第一要素。港口是现代物流供应链和物流网络的重要结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贸易通过港口的物流量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的趋势,资料显示,我国90%以上的外贸物流量要依靠港口实现。尽管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港口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外贸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沿海港口缺少大型、深水、高效的专业化泊位,港口集装箱泊运能力不足,主要港口及重要出海口船道水深严重不足,集装箱和冷藏等现代化运输装备也明显不足。从软件上看,我国港口改制缓慢,政企不分、过于集中、统得过死等现象尚未完全消除。集装箱港口的管理能力较之新加坡港、香港港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对集装箱班轮的吸引力还不强。
2.集装箱干线港集疏运能力是影响未来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第二要素。港口做为一个枢纽,主要起的是沟通作用,影响集装箱运输的关键因素除了资源量外就是周转速度。因此,必须重视港口腹地的建设,包括临港工业的布局。只有这样,内陆集疏运能力才能相应提高。但是当前我国主要港口的集疏运能力还十分不足,集装箱一体化运输和多式联运的发展速度还远没有适应市场的需要。集装箱干线港集疏运能力的提高,需要多种运输方式紧密配合、优化整合,但目前我国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方面还很不理想。一般认为,铁路运输应承担200公里以上的货物运输、但根据今年相关统计分析,公路集疏运方式完成量占80%以上,水路约占10%,铁路仅占2%-3%。另外,目前我国整体上集装箱集疏中转站场分布不均衡,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的格局。可见,整合现有的运输资源,优化集装箱集疏运能力,加快周转速度和周转量,是促进未来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推动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建议
建议一:政府部门要从宏观布局出发,按照集装箱运输的功能定位,合理布局,统一协调,促进我国集装箱运输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我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小数十个港口。近年来,我国各港口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港口定位不准确,小而全,盲目攀比,追求功能齐全,胡乱投资,管理体制不顺,各方利益难以协调,行动迟缓,等等。这些难题的破解,唯有政府出面,从法制和政策两个方面统一规划、协调解决。众所周知,集装箱运输是一个牵涉各种运输方式的新型货运方式,最讲求的就是一体化。集装箱集疏系统的构件和完善,对于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意义重大,因为只有减少压舱、压港、盘活流转和减少运营费用,才能提高集装箱运输的品牌运营能力,吸引更多的船泊进港、挂靠。所以,政府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充分行使行政手段,集中解决集装箱运输中的全局性问题,彻底打破“诸侯经济,各自为政”的港口模式,指导和帮助集装箱运输市场合理定价,通过法制和政策来保障和规范未来我国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
建议二:要重视和加大集装箱港口建设,吸引大吨位、大运输公司加盟。当前,我国很多集装箱港口都存在着航道水深不足,不能满足大型船舶的要求。另外,我国集装箱港口还存在着专业泊位少、码头结构布局不合理等情况,在众多集装箱港口还存在国际标准化低、作业能力低、压港现象多、运力浪费严重等现象。港口是外贸业务的窗口,是物流的重要枢纽,更是方兴未艾的集装箱发展的基地,其作业效率和吞吐能力对集装箱运输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在当今世界主要港口正在向职能、高效、自动化迈进的时候,我国的港口建设不进则退,只有积极加快建设步伐,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努力实现港口的现代化,才更有利于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最新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上半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达520万标准箱,比去年同期增长35.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进入世界前三位。依此态势,只要顺利解决好当前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我国未来的集装箱运输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信息来源: 龙源期刊网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3-03-25南阳市农机局南阳市举办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班
- 2023-03-25卡车公司总装一部以精益管理提升企业运营质量
- 2023-03-25喜德瑞采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怎么样0
- 2023-03-25天津中装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 2023-03-25卡塔尔新星1场4球杀死金靴悬念朝鲜2场丢10球成刷分机器
- 2023-03-25卡特彼勒迪尔等机械设备企业2018年第四季度业绩
- 2023-03-25山东临工召开中层管理人员半年考核述职会议
- 2023-03-25数控机床附件工程研究中心落户烟台环球
- 2023-03-25卤素光源起配长安cs35plus外观造型怎么样实测告诉你
- 2023-03-25新疆北部铁路环线2日正式形成